环保系统环评机构明年底前全部脱钩
2015-03-30 11:58
 

3月25日,环保部公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分3批,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环保部直属单位的8家机构今年率先完成。
   解决红顶中介问题
  这并非环保部首提环评脱钩。在2010年和2012年,环保部曾先后下发通知,要求现有环评机构中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原则上在2015年底前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此后,一部分原为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的环评机构以试点方式转型为企业,但是很多依然由原行政主管部门持股,很多企业法人也同时兼任原行政主管部门的公职。
  “很彻底,非常彻底,这次是彻彻底底全部解决,彻底脱钩。”环保部环评司司长程立峰对记者连用4个彻底来表达这次改革的力度。
  他对媒体解释,《方案》的发布是坚决贯彻中央巡视组专项反馈意见要求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是环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2月初,中央第三巡视组在环保部反馈巡视意见,对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提出六大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正当利益输送的问题”。
  红顶中介通常是指跟环保审批部门有着血缘关系的环评机构,“或者是下属单位,或者由直接领导担任职务,”环保部政法司原司长杨朝飞说,“一般来说,审批部门对下属单位在业务上肯定有些关照,另外,因为长期的工作关系,大家互相了解,比较熟,在审批方面会有一些通融的方面,时间久了可能也会给寻租提供一些漏洞。”
  3月7日,履新不到10天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向社会郑重承诺:“环保部直属事业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多名环评界人士对记者表示,环评机构脱钩是延续了此前的改革思路,但是改革提速,更为彻底,其直接触因是落实中央巡视组的整改意见。
  据环保部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超过1100家环评单位,其中50%左右为市场化环评企业,近30%属于环保系统,即为此次改革对象。其他还有20%多从属于交通、水利、海洋、林业、农业等各部委、国企、高校等国家的事业单位,环保部此前也要求其逐步脱钩。
  在编聘用人员不得参与环评

  对脱钩工作的具体完成形式,《方案》要求,全国环保系统具有环评资质的直属单位,可以通过依法将建设项目环评业务整体划归环保系统以外的其他企业,或者由单位职工以自然人出资成立的企业,或者退出建设项目环评业务等形式彻底脱钩;全国环保系统所属的企业性质环评机构,可以依法通过撤回股份、转让股份或者划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退出建设项目环评业务等形式彻底脱钩。
  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后,直属单位及其所属企业的在编和聘用人员,一律不得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参与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工作,不得在环评机构参股,愿意继续专职从事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工作的,必须与直属单位及其所属企业解除人事劳动关系。
  程立峰表示,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主要是各级环境科学研究院所,虽然长期以来他们为环评技术的发展和环评管理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业务骨干,但是环评管理改革顺应了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环评技术服务业必须破除行政背景,成为真正的市场行为,才能健康发展。环境科学研究院所要加快转型,回归和做强主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部属8机构年内率先脱离
  程立峰还针对《方案》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说明。关于脱钩时限问题,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分3批,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环保部直属的8家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完成;西部省级及中、东部地区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的环评机构明年6月底前完成;西部地区市县级环评机构明显偏少、偏弱,列为最后一批完成。
  关于资质问题,环保部近期将发布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对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后的接手机构,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仍按照现行资质管理办法中有关改制机构变更程序和资质条件核发资质证书,这有利于环评技术人员的妥善安置,确保接手机构的环评技术力量,激励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加快脱钩。
  分析环评师面临去向问题
  对于一家已经要求率先脱钩安排的国家级环评单位的负责人陈亮(化名)来说,目前面临着两难选择:或者如领导所希望的,留在体制内,或者跟年轻人一起离开体制,出去干。
  不少环评师也面临着同样的去向问题。脱钩改革后,他们需要在做公职还是做项目环评两者之间选择。一名选择留在体制内的某地方环科院的环评师表示,影响有两个:因为少了环评业务,将直接影响收入;少了环评业务,对于研究院来说,则少了环评这个学科的领域。
  在北京市环科院有着环评工程师证书的环评专家彭应登也表示,影响是有的,自己在这个行业时间做得长了,对于转型倒并不恐慌,但是他认识的行内的不少年轻人,则普遍在转型期出现了迷茫。“岁数大一点的人,可能在体制内慢慢找其他岗位也容易,但是对年轻人的冲击更大一些,会更痛苦一些。”
  各部门红顶都需要摘
  此次环评机构改革指向最明确的就是红顶中介,这在环保领域被认为是多年的老问题。
  一家地方红顶中介的环评师说,“社会上的人会认为你是环保局的亲儿子,能在审批过程中得到好处。”他说,在其所在的城市,环保部门的环评机构所拿的环评项目占了市场的70%左右。
  不过,彭应登说,这其实是社会对环保系统内环评机构的误解,事实上,地方环保局对下属单位有意识的指定和保护很少,“体制内因为有制度约束,环保局审批经办人员如果真要寻租权力,那不如找外面的公司,外面的公司在财务制度上更加灵活。”
  他说,此前环保系统做过统计,总体出现问题较多的还是在市场化的环评企业,后者环评报告书编制质量相对较差,管理比较松散。而兼职环保部门的环评单位,从责任心、能力、技术水平等各方面来说,都占有优势,“因为属于环保部门的业务单位,环境监测与污染源分布信息也掌握最全,行业优势也使得他们编制的环评报告书相对质量更高”。
  不过,他也承认,因为社会上存在着错觉,更多愿意找官方的环评单位,的确造成了环评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现在摘的只是环保部门的红顶,但是红顶现象依然存在,”杨朝飞说,“比如交通部门对港口、公路、铁路项目,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对特定的项目,依然存在红顶问题。只有各部门的红顶都摘了,才能换回公平的市场。”
  环保部此次在对内部系统环评机构要求脱钩后,对于其他部门、国企、高校的环评机构的改革尚未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此前,环保部曾经对这剩下的20%的环评机构也提出过脱钩要求。
  只有一成好专家不为钱所动?
  杨朝飞认为,即使所有的官方环评单位都彻底市场化,现在环评中存在的寻租空间等问题依然还会存在。“企业选择环评单位时会看你是否有通关的能力,是否跟上头部门有特殊关系,哪怕多花些钱,也可以去请它。这个问题今后还会存在,只有当建立反腐的机制,地方风气正了之后才可能彻底改观。”
  他认为,环评机构受企业委托做环评是企业行为,政府不能干预,但是在审批环节要防止权力寻租的问题,如环评报告书在行政办公大厅统一提交,政府部门审批人不能直接受理项目,环评信息全程公开等。
  上述地方环评机构的环评师认为,如果环保部的环评改革,只是针对环评机构,那就是只抓了软柿子,因为环评单位编制环评报告书之后,还有代表政府部门的评估专家要审查环评报告书,政府部门需要审批环评,这些环节,如果不在制度上进行遏制,同样会出现权力寻租。
  “评估专家的结论,对整个审批结果起到了80%的作用,评估专家基本上决定了项目的可批性。评估专家是否有足够的责任心,是否存在故意隐瞒,错误和不客观的评估,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调查。”该环评师说,“而最大的权力是在最终的决定者,即环保部门的经办人手里,他拿着环评的最终指挥棒。”
  一名曾经参与多个项目生态影响环评审查的评估专家说,专家审查环评很多时候是走过场,“印象中参加了这么多环评,没有哪个是通不过的,”他说,“几个关都得通,专家组组长可能(红包)厚一点,一般性的专家薄一点。”
  该专家说,自己常常投反对票,结果“人家经常不理睬我,或者就是象征性地听听,最后是主导专家说了算。”
  另一名国家级环评评审专家说,真正为坚持真理而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为金钱所动的好专家只有10%左右,大部分专家都是随风倒,“谁都不能免俗”。
  上述两名评审专家都表示,大项目背后都有很强的背景,而相比而言,环保部门很弱势,根本不敢不批。此外,很多项目在环评报告书送到专家手上时,选址已经定了,根本没有重新选址的选择。
  纵深系列改革措施将出台
  伴随着环评机构的改革,环保业界是否彻底改革整个环评制度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讨论,虽然声音并不一致,但是环保部的系列改革措施将陆续出现。
  杨朝飞认为,未来的环评改革,应该往环评作为咨询业务功能发展,当环评只是一种咨询,仅在环保部门备案,就可以减少各个环节相互扯皮,暗箱操作的空间,也更加与国际接轨,但是前提必须是实施完整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对企业事后排污行为实施严格的处罚。
  在彭应登看来,我国目前并没有到达能够将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改为备案制的地步,他认为,建设项目环评在我国目前协调经济发展,预防源头污染方面还是起了很主要的作用,带来的权力寻租等负面现象是可以通过制度的重新设计克服的。

但是他也表示,目前国家也正在往淡化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加强事中和事后管理的方向走,今后,国家将更为关注规划环评与政策环评,这种让环保部门在前期就参与到经济发展决策环节的战略层面的环评,才能真正把环保的约束性条件纳入到政府经济开发规划中,让城市发展不再跨越环保的红线。
  对此,程立峰说,近期环保部将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党风廉政建设,建筑项目环评分类目录,环评机构资质管理办法、后评价办法等,而到今年五六月份,则将开始强化规划环评等宏观管理的政策,他说,“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执行力,能够从区域层面保住生态红线不被打破,保住行业内不突破污染排放总量。这个才是核心。”

 

本文来源:北方新报